揭秘SaaS本质(一)

原创|其它|编辑:郝浩|2009-05-20 17:25:39.000|阅读 523 次

概述:SaaS时代的软件开发专题活动邀请了Sun资深架构师陈荣华老师作客51CTO嘉宾聊天室,就SaaS的概念、应用场景、商业价值以及SaaS对开发人员和现有软件产业的影响等问题与网友们深入交流,全面深刻的揭示了SaaS的本质。

# 界面/图表报表/文档/IDE等千款热门软控件火热销售中 >>

SaaS的概念和起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从字面上讲,可以称之为软件即服务。这个概念在互联网产生并成熟地运用到企业和个人的生活中去后,逐步清晰起来。当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技术不断融合,并经过几个不同阶段的发展和进化,SaaS就应运而生了。

SaaS是IT业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软件的应用进行的诠释,指出了软件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的本质,同时也为软件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服务。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软件是一种工具。用户实际上更关心软件的功能和处理能力,能解决什么问题。

SaaS的产生使得用户能够把精力真正集中在软件所确定的功能和业务流程上,而不需要再花时间去关心其他类似部署、维护方面的问题。SaaS可以看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云计算这个环境下的具体应用。

SaaS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

SaaS的应用场景相当广泛。根据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我们可以将SaaS的类型分为三类:

◆ 桌面工具类软件服务,此类软件服务以电子邮件等为典型代表,这类软件服务的特征是以工具软件为蓝本,通过互联网提供以面向个人为主的软件服务。电子邮件是 软件市场上出现最早的软件服务。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类似的软件服务不断涌现,如在线杀毒、在线办公、网络游戏等等。

◆ 企业管理类软件服务 ,此类软件服务以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在线进销存软件等为典型代表,此类软件服务的特点是以企业管理软件为蓝本,通过互联网提供以面向企业管理为主的软件服务。

◆ 应用开发类软件服务,此类软件服务以Web 服务等为典型代表,此类软件服务的特点是以应用系统开发工具为蓝本,通过互联网提供以面向软件开发人员为主的软件服务。Web服务将软件程序的功能封装成接口,放在网络上供软件开发人员使用。

还有一些形态也属于软件服务,它们利用其他媒介如移动设备(手机)等向外发布服务。对于此类服务,传播介质和手段的不同并不影响其软件服务的本质。 虽然这类的软件服务目前为止尚未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随着移动商务等的兴起它们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在软件服务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总体而言,工具类软件运营服务早已出现,现在发展已比较成熟。但管理类和开发类软件运营服务则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SaaS具有按需使用和收费的特点。SaaS应用不但是软件应用的新的发展方面,同时也提出了软件行业的崭新的商业模式。

SaaS使得用户的投资更加经济。在传统的应用环境中用户需要不停地增加机器,如果有一个应用需要增加,传统的方式就是去买机器,然后配置。用完了,过了使用的高峰时期,负载就降下去了,机器浪费在那里,可能需要花时间重新布置它。

例如很多机房中托管的服务器,实际的CPU利用率在10%一下。如果用虚拟化技术就不用重买机器,重新布署,而是用完了,就把虚拟机放回资源池。我刚才提到的虚拟化技术,也是SaaS应用的一个强大技术支撑。

SaaS提供更快的服务交付。按照传统的一二十前的做法,如果用户购买了软件,合同签署了,然后就需要去安装实施,去部署。部署完软件环境,才开始 客户化的配置, 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星期。对用户来说,第一需要相当长的实施周期和众多的人员;第二,也增加了厂商到市场的时间,开发定制的周期。所以用了SaaS,它可以 帮助用户很快提供服务,或者开发工具,很快地把自己定制的软件包放上去,对用户来说,是时间也是金钱的节约。第三,对商业目标保持一致,把IT和商业用户 捆绑在一起。因为用户可能有不同的需求。比如从市场上的反馈知道,用户需要这样的应用,需要在IT这边布置然后开发,花一笔钱做出来。

如果IT说我需要很长时间来规划和开发,可能布置出来已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和市场已经脱钩了,就不能很快的响应市场的需求,对公司来说就是损失。如果能够很快的把环境部署好,技术人员很快能做出他们要做的事情,这样就跟市场会配合得更好。

SaaS的优势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刚才我讲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很快可以投入使用,不需要去维护软件环境。而且可以按需使用,按需付费,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将来甚至只要有3G网络或是移动数据网络的地方,都能使用。

那么从软件厂商的角度,又有什么价值呢?节省了维护成本。对于不同的用户,厂商可以只维护一套或是几套运行环境。这是很明显的改善。


标签: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不得修改原文相关链接,如果存在内容上的异议请邮件反馈至chenjj@evget.com

文章转载自:51CTO

为你推荐

  • 推荐视频
  • 推荐活动
  • 推荐产品
  • 推荐文章
  • 慧都慧问
扫码咨询


添加微信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客服热线
023-68661681

TOP